|
曝氣生物濾池
![]() 商品說明
概述 曝氣生物濾池(BAF)是一種在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90年代初得到較大發展,最大規模可達每天幾十萬噸。該工藝具有去除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硝化、脫氮、除磷和去除有害物質(AOX)的作用。 結構組成 核心組件
設備特點 1.投資成本低:一次性投資比傳統方法低約25%。占地面積小:僅為常規工藝的1/10~1/5,運行費用低約20%。 2.高效處理:進水要求懸浮物50~60mg/L,最好與一級強化處理相結合。 3.填料特性:多為頁巖陶粒,直徑5mm,層高1.5~2m。 4.運行效率高:水往下、氣往上的逆向流可不設二沉池,具有容積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出水水質好等特點。 工藝原理 曝氣生物濾池的核心在于利用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去除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污水通過提升泵進入反應池底部的布水系統,與曝氣管道中的氣泡混合后均勻進入濾料層。濾料表面附著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過好氧代謝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氨氮氧化分解,同時濾料自身對懸浮物具有截留和吸附作用。 運行控制要點
該工藝通過生物-物理協同作用實現了污水處理的高效化和集約化,特別適用于土地資源緊張、出水水質要求嚴苛的場景 工程案例 |